216.得罪金州军的下场-《明末之兴汉》


    第(3/3)页

    别看清军声势浩大,自己的本部兵马并不多,其他的多为收服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出战时也多以清军为骨干,其他人打头阵,真正的清军主力是用来压阵和做最后一击的。

    即便如此,陈新甲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捷文书已经发给了朝廷,这可是在他的带领下打出来的战绩,是实打实的功劳,怎么吹嘘都不为过。

    杨嗣昌和陈新甲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朝廷里对于杨嗣昌和陈新甲收编金州军始终有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人已经喊出了“恐有汉之董卓,唐之安史之祸”,搞得崇祯都有些怀疑收编金州军到底是福是祸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嗣昌和陈新甲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他们决定的正确,以反击朝堂上的那些敌对者。

    现在有了这三千的鞑子首级,陈新甲身上的压力陡然一空,自己的位置也终于可以坐稳了。即使后面没有任何战果,也足够他交差了。当然了,如果能够扩大战果更好。战果越大,杨嗣昌和他在朝廷里的威信就会越高,也会更得崇祯青睐。

    三千多的损失并没有使巴哈纳伤筋动骨,他是自觉不敌主动撤退,而不是战败逃亡。所以清军又重新在金州军前方的必经之路上集结驻扎起来,打定了主意要和鲁若麟耗到底,拖延时间好让岳托出关。

    这也是清军的优势所在,骑兵的高机动性使得他们始终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只要不是自己作死,真的是进退自如,是明军和金州军羡慕不来的。

    与明军交战失利之后,巴哈纳马上将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岳托,并请罪求罚。

    岳托在巴哈纳遇到金州军主力的时候就接到了巴哈纳紧急送来的情报,对于明军的兵力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听到明军的总兵力不过三万人左右,岳托一点也没有觉得轻松多少。要知道金州军与明军不同,战斗力特别彪悍,三万多的金州军足够岳托吃一壶了。

    虽然岳托手上有四五万的人马,但是累赘太多了,并不能分出多少兵来与金州军厮杀。而且这些累赘不光需要兵马看守,还连累大军无法机动作战,清军的骑兵威力大打折扣。所以岳托一面命令巴哈纳阻击迟缓明军前进的速度,一面加紧向冷口移动。

    结果,送给巴哈纳的命令还没有出去多久,巴哈纳就再次送来了初战不利,自请责罚的文书。

    岳托还以为巴哈纳大败亏输,心忧不已,待了解了情况后非但没有责罚巴哈纳损兵折将,反而对他的应对表示赞赏。并告诫他不要再贸然发起进攻,以大局为重,保证主力顺利出关。

    迁安县城离金州军与鞑子交战的地方并不远,打扫完战场的金州军继续追击岳托,军中的伤兵则全都送到迁安县城安置。

    迁安县上下如今犹如惊弓之鸟,受不了一点风吹草动,当民夫们护送伤员进城时,县城上下如临大敌。虽然已经证实了城下的军队是明军,但是看到如此众多的伤员,迁安县还以为是哪里战败的明军跑到县城这里来寻求庇护,更加不敢开城门了,生怕惹来了清军报复遭受破城之祸。

    好在陈新甲的名头还是比较好使的,手握总领顺天府、永平府境内文武官员权力的陈尚书,是迁安县上下万万不敢得罪的。

    怀着恐惧的心情将伤兵放入城内后,金州军大败清军,清军已经逃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城。迁安县上下欣喜若狂,终于可以摆脱鞑子破城的阴影了。

    得知陈尚书已经出发继续追击鞑子去了,后知后觉的迁安知县连忙派人追赶上去想要送些钱粮劳军,可惜速度太慢,连送出去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尽心尽力的安置好那些伤员,刷点印象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