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普通百姓已经很苦,不能在增加赋税。我们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来源,朝廷自己开设大量的工坊就是不错的方法。 我有关注山西的情况,那个张昊巡抚做得就很不错,通过开设水泥,红砖,玻璃,煤炭等等工坊,以及修建水库,水渠等等招收大量的工人,解决了不少流民的问题。 而且这些工坊以后还能转化城钱财,为国库赚取不少的收入。 此外,我还觉得,应该多收商人的税,他们赚了不少钱,应该为朝廷贡献更多。” 李世民看着杨嗣昌,问道:“杨大人以为大明的财富掌握在那些人手中?是百姓,还是商人?怎样的人才能称为商人?那些有权有势人家中产业颇多,他们算不算商人?” 杨嗣昌皱眉,他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但他可不敢去动地主阶层,而且他就是地主阶层的代表。 明末的阶层,或许可以分为三个阶层。 广大的贫苦老百姓! 靠做生意生存的商人! 地主阶层(皇室,国戚,勋贵,官吏,士绅等等,有田有权有势的人群)。 大部分财富都掌握在地主阶层! 杨嗣昌不敢针对地主阶层,知道老百姓没钱,只能瞄准以做生意生存的商人。 那些靠权势获得资源用来做生意的人,不能成为商人。他们是靠着权势得来的资源发财,而不是靠市场运作而经营生意的商人。 资本家不一定是商人,商人能够累计资本。 当然明末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商人与地主阶层息息相关,不少商人就是为地主阶层赚钱的。 而杨嗣昌针对的商人,基本是没有权势依靠的商人,有权势依靠的商人能够偷税漏税的,增加商税对他们影响不大。 当然地主阶层有派系,一方会打压另一方的商人,但总体上遭殃的还是那些没有权势依靠的商人。 相当于大企业和小企业。 大佬们大家,先死的多是小企业,是那些小商人。 而小商人人数众多,他们遭难,就会影响许多普通人群。 所以盲目的增加商税,国库收入虽然暂时增多,但会让许多小商人无法生存,大商人能偷税漏税,时间久了,国库又收不上来钱。 第(2/3)页